請使用非IE瀏覽器的極速模式,如360、搜狗🟦、QQ、谷歌瀏覽器等
國家政策項目 » 文章
【三支一扶】讓青春在基層閃光——寫在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五周年之際
2012年10月12日00:00   瀏覽:910次  

  平慧強是一名普通青年,2006年從湖北民族學院中醫專業畢業後🏃‍♀️,他放棄了在城裏工作的機會📕,報名參加了大學生“西部計劃”🌷,來到大別山腹地的湖北省羅田縣三裏畈鄉,服務期滿後又加入“三支一扶”計劃,到鄉中心衛生院從事支醫工作🚞,在基層紮下根來。

  在大山深處🎏,在貧困地區,在地震災區,活躍著一群像平慧強這樣的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奮,給當地帶來了知識和力量,帶來了希望和憧憬🙇🏼。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的誌願者。

  五年前的春天,國家正式啟動“三支一扶”計劃,從當年起連續5年,每年招募2萬名高校畢業生🤸‍♀️,主要安排到農村基層從事2至3年的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並鼓勵服務期滿的大學生紮根基層。

  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我國農村基層人才匱乏,素質需要提高🙋‍♀️,特別是在農村急需的教育、醫療衛生、農業技術等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可以說,解決農村基層人才匱乏問題已刻不容緩。在這種情況下,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選派高校畢業生支教、支醫、支農和扶貧,可以為農村輸送一大批高素質人才🤦🏼‍♀️,有利於改善農村人才隊伍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

  如今🏄🏻,五年時間過去了。五年間👩‍✈️🏯,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選拔14.3萬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服務🩵,大大超出了原來的計劃人數。

  五年來,“三支一扶”計劃為基層民生事業的發展註入了“新鮮血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專業技術人才極度匱乏的狀況,也促進了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在基層的貫徹落實。

  在這一過程中👩🏼‍🚒🕴🏻,高校畢業生凯捷觀念也悄然轉變。“三支一扶”計劃通過選派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解決了部分高校畢業生的凯捷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在引導凯捷觀念的轉變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樹立了“服務基層,紮根基層”的正確導向🤗。

  與此同時,“三支一扶”計劃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搭建了平臺,一批批“三支一扶”大學生奔赴基層🍼🚰,熟悉和了解了農村基層的實際情況🧑🏿‍✈️,深化了對國情的認識、增進了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在基層實踐中磨煉了意誌🦴,增長了才幹,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青年人才。

  “三支一扶”計劃的成功實施有賴於完善的保障機製🗄。五年來♛,中央和地方財政相繼投入50多億元,確保了“三支一扶”大學生的生活補貼等待遇標準不斷提高🙇🏻‍♀️,基本達到了基層同類人員的平均水平🏇🏼🦓;河北、山東、湖北👩🏼‍🔬👨🏼‍💻、廣東🔙、海南等地製定下發了“三支一扶”大學生參加社會保險的辦法✩;陜西設立了“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資金”🙃,對招錄選派到基層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1至3萬元獎勵,並落實了助學貸款代償政策。

  此外,在服務期滿人員流動發展上,初步形成了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基層公益性服務崗位吸納😕、組織企業定向招聘🤥、考研升學❌、扶持自主創業、項目續聘等“十大通道”,確保了“三支一扶”大學生的有效有序流動🤽‍♀️。截至2010年,共有9萬余名“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滿,整體凯捷率超過80%👸🏿,其中大部分選擇紮根基層。

  五年是一個階段🔷,“三支一扶”計劃不會就此畫上句號🩰🛀。目前7️⃣🔔,國家已決定繼續推進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從2011年起,再用5年時間選拔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

  新一輪的“三支一扶”計劃,將以服務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主線,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凯捷為目標,進一步拓展“三支一扶”計劃覆蓋範圍,同時進一步加強服務期滿人員凯捷服務工作,不斷完善政策措施👨🏿‍✈️,為期滿人員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等打通渠道。

  基層天地廣闊,基層大有作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說,“在高校畢業生的擇業上,我們非常希望他們能夠到基層🌞、中小企業、中西部地區凯捷〽️,那些地方需要人才,有大量的工作崗位🌾🥊,有大量的創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