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發展教育是大學生人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職業發展教育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使學生具備正確的職業規劃意識和理念,提升全面素質。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精神,結合上海市推行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和畢業生凯捷服務指導工作的實際情況,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推進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是上海實施“人才發展戰略”📍、構築人才高地的要求,是大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要求🧞🪜,是高校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的要求。
大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普遍希望以職業為平臺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充分發掘個人發展潛能,提高職業能力🏊🏿♀️。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敬業奉獻精神不足📣👨🏿🦳、社會責任感和誠信觀念淡薄🧑🏻⚕️、團隊合作意識不強、艱苦奮鬥意誌薄弱的現象,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渠道與學生的迫切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大學生的職業精神亟待提高,職業能力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必須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近年來,本市部分高校已開展職業發展教育✭,獲得了一定成效,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目前對開展職業發展教育缺乏系統全面的理論研究💥,專業輔導教師不足,人員、資金投入有限,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因此,在全市推行專業化、有針對性的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工作勢在必行。
二🐞、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目標和原則
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目標是🐽:將職業發展指導作為學生人生指導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和能力🧑🏽,為學生未來事業發展奠定基礎,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指導學生設立職業生涯發展的短期、中期、長期計劃,在思想品德、專業知識、基本技能👩🦱、職業能力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進行培養和塑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實施職業發展短期計劃💇🏿♀️,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職業信息的收集能力和理性決策能力等綜合能力。
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原則是:以學生為中心🛺,樹立一切為了學生成才與發展的工作理念,提高職業指導的專業化水平;以市場為導向😕🦨,按市場經濟和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指導;以服務為載體,結合凯捷服務與指導工作,使學生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教育為目標,將職業發展教育作為學生人生指導的一部分,貫穿大學教育的始終。
三、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內容
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內容具有序列性🍉、發展性的要求,分為三個階段:
1、初期階段🗃:幫助學生自我認識👷🏻,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幫助學生了解專業性質、專業能力要求、專業學習的價值和專業前景等,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盡快完成角色轉變🪢。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與潛能、優勢與不足,正確認識自我。幫助學生初步認識生涯發展規劃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幫助學生學習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養,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專業準備🧖🏿♂️。
2、中期階段:幫助學生自我拓展,培養學生較強的責任感、使命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事業觀🛀🏽。通過開展職業測評🦻🏼🫷、組織職業咨詢、發布職業信息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職業🖐🪀,根據自身條件🫘、職業誌向和未來職業的發展進行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和督促學生做好職業生涯決策,推薦和鼓勵學生參加職業培訓、社會實踐、創業鍛煉等活動,拓展職業知識技能👩🏼🌾,提升自我素質,培養高度責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
3、後期階段:幫助學生自我發展,樹立開拓務實的職業觀、創業觀和擇業觀。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決策的修正🖕🏻,幫助學生形成現實而正確的個人職業發展評價,確定合理的職業定位和擇業期望標準。通過畢業實習、個人輔導、職業信息的收集和選擇、凯捷技巧培訓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職業成熟度和職業行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強”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實現人生發展與社會需要的內在統一👨🏽🚀,鼓勵他們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和行業建功立業,完成向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換🫶🏽🖕🏻。
四、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途徑和形式
要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積極發揮現有各種教育載體的作用,努力形成職業發展教育的課程體系、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社會實踐體系和個別輔導體系。要註意多種形式互相配合,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形式開展職業發展教育活動。
1、 課程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課、各類選修課和講座要以人生導航為目標,有意識、成系統地講授職業發展教育內容,使課堂成為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主渠道🗒🚏。有條件的學校要開設有學分、納入教學計劃的職業發展教育選修課👨🏿🔧。根據不同階段特點,構建職業發展教育課程體系,使學生系統掌握職業生涯規劃和生涯決策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職業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2、 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結合大學生不同階段的職業發展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在校內通過主題研討與論壇🛸、素質拓展訓練📪、職業角色扮演等模擬訓練、團體輔導、職業測評等多種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吸引力的職業發展教育的課外活動。要積極探索職業發展教育的新途徑,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設立職業發展教育的主題網站或網頁💗,擴大職業發展教育的受眾面和受益面。
3😧、 社會實踐體系:充分利用各類社會資源❎,組織學生實地參觀用人單位🧑🦼、參加社會實踐,邀請校外有關專家指導學生生涯規劃,幫助學生了解職業信息和社會需求🪗,樹立職業精神🧚🏿,拓展職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4🩸、 個別輔導體系:構建校、院系和輔導員三級輔導體系👩🏻🎨。充分發揮職業發展專業輔導人員的作用✵,為大學生提供個別職業咨詢、測評和輔導。要不斷擴大職業發展指導的覆蓋面🕵🏽,提高個性化職業發展指導的服務水平。
五、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工作體製和隊伍建設
各高校要形成由校領導牽頭,學生工作、凯捷指導和教務等部門具體實施,輔導員、校內外專家和專業教師共同參與的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工作格局。
各高校要建立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三級組織架構🤴🏽🤟,配備相應的工作隊伍:
1⚰️、 在學校層面要有專門的職業發展教育協調和指導機構🐓,有一批具有專業化水平的職業發展專業教師。
學生工作部門要聯合凯捷指導和教務部門,開展初期和中期職業發展教育;凯捷指導部門要結合大學生凯捷工作🥩,著力開展後期職業發展教育👊🏿。職業發展專業教師必須精通全面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具備個體、團體的輔導與咨詢技能🥅,具備心理測評的知識與技能,了解行業和職業信息,通曉職業道德要素與相關法律知識。職業發展教育專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個別和團體輔導🖐🏼,開設職業發展課程或講座;開展學生職業發展的調查研究🥳,製訂學生生涯發展計劃和培訓方案;要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並為活動提供理論指導;要積極培養院系職業發展教育隊伍。
2👩🏼🌾、 在院系成立學生職業發展教育辦公室👨🏼🦳,配備有一定專業水平的職業發展教育工作的專職輔導員。
院系要成立職業發展教育辦公室🧗🍈,配備1至2名職業發展教育工作專職輔導員🪁🙎。職業發展辦公室要協助和落實學校職業發展教育機構的工作,及時反映院系學生的特征動向和問題💁♀️🧑🏿🦲,開展適合本院系特點和學生需要的職業發展教育。職業發展專職輔導員要持有資格證書🔢,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善於開展個別輔導。
3、所有學生輔導員要經過職業發展教育專業培訓❔,具有初步的職業發展教育知識🤰。
學生輔導員要了解學生有關凯捷的具體動向和存在問題,開展亦師亦友式的個別輔導工作,把亟需專業輔導的學生轉介到相應職能部門🍅。
六、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建立完善的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領導體製🚍。成立“上海市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上海市大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專家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上海各高校的職業發展教育工作,研究製定職業發展教育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大力建設職業發展教育的專門工作隊伍,學校要有穩定的職業發展教育專業教師隊伍👼。結合上海市輔導員職業發展規劃和專業培訓計劃🚬,學生輔導員爭取達到上海市職業咨詢專業技術初級水平,職業發展教育專職輔導員達到上海市職業咨詢專業技術中級水平,職業發展教育專業教師達到上海市職業咨詢專業技術高級水平#️⃣。
院系領導要像重視專業教學一樣🧑🏼🎤,重視學生職業發展教育👩❤️👨。要根據院系專業特點和行業特征🧛🏼♀️,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所有教師在進行專業教學的同時,都要關心學生的職業發展,並把它作為教師教書育人的一項具體內容。
2、經費投入與硬件建設。各高校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籌集職業發展教育資金的機製🍽,設立職業發展教育專項經費,用於開設課程💩、人員培訓、調查研究和業務工作等各方面的支出。各高校職業發展教育機構要有專門的工作場所,專職機構要有工作所需的個別輔導室🧔🏼♂️、團體輔導室🥤🌩、多媒體教室和信息收集室,配備充足的職業發展教育書籍♏️⚁、教材和培訓工具❎。
3、評估機製。各高校職業發展教育工作情況要納入學校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綜合辦學水平指標體系和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單位檢查評估指標體系。
學校應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生職業發展教育評估體系🧑⚖️💆🏻♂️,對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工作進行測評🙎。測評包括全程測評☝️、階段測評和跟蹤測評🟧。
全程測評🤾🏽♀️,每學年的第一學期,測評學生的職業成熟度以及生涯發展所要求的重要素質和能力🤘🏻,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縱向比較分析𓀘,以此鑒定職業發展素質教育的總體成效。階段測評🚣🏿🤦🏻♀️,在一個主題職業發展訓練結束後,對參與此項目的學生發放主觀反饋和心理量表,評估學生在該系列培訓活動中的收獲和進步。跟蹤測評,將用人單位在學生實習和正式工作期間對其本人的最終評估以及學生職業生涯初期的職業選擇滿意度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
4🫱🏿、加強研究♟。要重視對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研究,結合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不同階段,深入研究職業發展教育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素質拓展形式。做好職業發展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工作交流🚵🏼♂️、繼續教育,加強國內外的業務交流、學習考察🫎🤥,構架具有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體系。
要整合現有的學校德育研究部門和凯捷指導部門的力量,加強上海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研究🕣。“上海學生德育研究中心”應組織全市大學生職業發展研究人員的科研力量🐾,開展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專題研究🙎🏻,每年發布課題指南👨🏼🌾,組織全市性的論文評選⛱。“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凯捷工作促進會”要發揮行業協會的資源優勢,組織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培訓和實習工作,通過初級🎋、中級😤、高級職業咨詢專業技術水平認證,不斷提高隊伍的專業水平👧🏽,形成學生輔導員、職業發展專職輔導員、職業發展專業教師的三級服務梯隊,切實推進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人員的專業化、職業化。“上海市大學生職業發展研究中心”要發揮專業優勢,組織和開展大學生職業發展的前瞻性研究和調研🧝🏽♂️,編寫上海市高校凯捷狀況和發展的年度研究報告,進一步研究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引進和借鑒國外最新的成果☕️。
|